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位于石阡县城长征路北端,在县城以内可徒步到达景点,是贵州著名的古代建筑群和旅游景点。始建于明万历十六年(1588),清朝顺治十四年(1657)重修,始建万寿宫时称“豫章阖省会馆”。清雍正十三年,知府赵之垣重修,乾隆三年,知府杜理复加修葺。当时的万寿宫没有现在这样的规模,格局是坐北朝南。后来经郡人左成宪等筹款,对万寿宫进行改修,其格局改为坐东向西,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,就是今天的规模,但山门的位置一直未动,山门不在中轴线上,这是
石阡万寿宫与其它地方的万寿宫所不同的最大特点之一。
万寿宫的三个山门巧妙地将牌坊、大门、山墙结为一体,以青砖仿木雕刻垒砌,既美观实用,又节工省料,还有良好的防火性能。整个建筑依地就势而建,由西向东渐次升高,为二进封火山墙四合院式院落。建筑由东、西两个部分组成,大门、倒座、戏楼及长廊,构成了万寿宫西部的建筑空间;东部则分三路建筑,即北路的紫云宫、中路的过厅、正殿,南路的圣帝宫,形成了院中带院,宫中套宫、墙内有墙这种较为独特的平面格局,如此疏落有致、主次分明、装饰华贵的建筑空间,体现了万寿宫建筑艺术的精华。明清时代,大批赣籍军民纷纷涌入贵州,军人原为屯兵,尔后安家落户,与当地土民融合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江西客商溯都柳江、清水河、
舞阳河、锦江、乌江、赤水河等大小江河扶摇而上,深入黔山大地,寻求发展机遇,形成新的人群,他们为了自身利益,集资修建江西会馆,习称“万寿宫”。石阡是一个历史非常久远的地方,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实行郡县制,置夜郎县于今县境西部,元代置石阡等处军民长官司于今治所,明代改置石阡府,为贵州布政使司下属的十三府之一,也就是说,石阡府与贵州省同时诞生。历史上的石阡,经济繁荣,人口密集,是一个交通要道,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,江西客商与日俱增,为给赣籍人士提供聚会和休息场所,江西人出资在此修建了这样一个公共建筑物,万寿宫因此而诞生。
石阡自古以来是多民族的聚居区,主要民族有仡佬族、侗族、苗族等。当时修建万寿宫的掌墨师是当地仡佬族人,他别出心裁地将飞檐翘角的仡佬族民居特点融入到了传统建筑中来,最为突出的是戏楼,戏楼为面阔一间歇山顶建筑,其造型与仡佬民居中的翘角楼厢房别无二致,这对增加室内采光和避免淋雨具有非常实用的价值。歇山顶建筑在古代是等级最高的建筑,可见当时万寿宫不但地位上还是影响上,在当地都是很高很大的。戏楼上拥有华丽的如意斗拱、藻井、屏风以及挂落,鹅颈橡等装饰,舞台上八块横枋上有暗八仙、花鸟等浅浮雕,令人称绝的是舞台下15幅三国戏文浮雕,描绘了“桃园三结义、三顾茅庐”、“三英战吕布”、“空城计”等场景,无论场景、还是人物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,可见雕刻者精湛绝伦的工艺水平。值得一提的是戏楼上还有两幅对联,其中一幅是“束带整冠俨然君臣父子,停锣息鼓谁是儿女夫妻”,它的含义既是对戏台上虚拟故事的描述,也是对人生描述。还有另一幅搭配在旁边,这就是后来扩建万寿宫以后的典故了,后人觉得这幅不足以表述豫章阖会馆的全部涵义,于是立了这么一幅“从南抚临瑞吉以来游翠五府人才于兹为盛,合生旦净末丑而作戏少一个脚色便不足为观”。“南、抚、临、瑞、吉”就是捐资修建万寿宫的五个地方的客商。万寿宫东部建筑正中为正殿大门,左为“紫云宫”,右为“圣帝宫”,均为牌楼式墙门。石柱拱顶,旁列两狮,门额上下左右,均刻有人物、龙凤、花鸟等图像,两宫门墙较中门垮前1米,成“凹”字形,民国年间此处建有过厅,专为头面人物看戏避日遮雨而设。齐中门一线,排列三座高大敞厅,砌有间墙,两宫门内形成小院。门左右均建有钟楼和鼓楼,两楼椽瓦相连,靠南北围墙有石梯通前院楼阁。使整个宫内无论烈日或风雨天气,大有回旋的余地,靠东墙耸立着高大轩敞的3座大殿宇,梁栋均刻鱼龙图案,设7座精雕神翕,祀许真君等神像。辛亥革命后,特别是民国10余年间,兵匪交集,宫内建筑,几次遭到破坏,但亦续有修葺。民国23年(1934年)-军队曾用此宫关押过红六军团西征时负伤、散失被俘的战士,25年(1936年)红军二、六军团部分官兵驻此,并在戏楼上进行演出、宣传等活动,贺龙等军团领导人曾来此慰问参加红军队伍的新战士。万寿宫布局严谨,工程宏伟,建筑考究,在省内同类建筑中名列榜首。0中大部分木雕泥塑遭毁,然而其结构完好,在同类建筑中实属罕见,其建筑工艺又将中原文化、地域文化、民族文化结合在一起,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历史上石阡古城的经济发展,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状况,因此于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